欢迎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统战部

让雄鹰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让雄鹰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内蒙古推行使用统编教材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工作综述

  “让我们的孩子像雄鹰一样,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在2021年自治区两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石泰峰与自治区人大代表关于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对话,引发广泛共鸣。

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和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做好民族地区工作的长久之策、固本之举。近期以来,按照教育部的工作安排和《全区民族语言授课学校推行使用三科统编教材和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方案》,我区各级各地明确工作目标,细化重点任务,强化工作措施,全力推动落实,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新进展。

培训教育全覆盖统一思想筑根基

“全区教育系统要自觉强化理论武装,打牢思想基础,坚持问题导向,坚决纠正偏差,增强政治担当,切实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长期坚持的重大政治任务,坚定坚决践行‘两个维护’。”2020年12月6日,全区教育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首期开班,自治区党委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黄雅丽作开班讲话,拉开了全区教育系统全员培训的大幕。

全区教育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开班仪式。(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教育引导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坚决、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迫切而重要。

至今年1月底,利用不到2个月的时间,自治区完成了全部培训教育任务,做到了全区教育系统所有干部教职员工全覆盖。同时,自治区教育厅还从高校遴选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和优秀辅导员组成宣讲团,在全区开展宣讲160余场次,覆盖12万人。

“开展全员培训教育,对于我们进一步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认识、统一思想认识非常及时必要,为坚定坚决、不折不扣落实推行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和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打下了扎实的思想基础。”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晓华说。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之成为促进各民族民心相通、文化相融的桥梁,是责任更是使命。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学生学好国家统编教材,引导他们在祖国灿烂的文化中汲取向上向善的力量。”乌兰浩特市合展中学教师包婉露说。

自2020年秋季学期起全区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使用国家统编《语文》教材以来,全区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工及学生、家长不断凝聚共识、统一思想,为推行使用三科统编教材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工作筑牢思想根基。

“推行使用三科统编教材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繁荣,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利在当前、惠及长远的国家大事。”乌海市蒙古族学校学生家长图雅说。

做好师资保障配足配齐配强

为民族语言授课学校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教学水平较高、师资力量充足的教师队伍,是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工作的基础性工程。我区在对现有教师进行摸底,精准测算教师缺口需求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工作方案,采取学校内部调剂、校际交流、“公费师范生”招聘、“特岗教师”招聘、公开招聘等方式,配足配齐三科统编教材师资力量。

春季学期开学在即,全区各盟市均启动了三科教师招聘工作。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等地区的三科教师数量已经能够完全满足2021年春季、秋季学期三科统编教材的教学需求。锡林郭勒盟各旗县市(区)全部建立了结对帮扶机制,48所普通学校结对帮扶29所民族语言授课学校。赤峰市出台了全市义务教育学校交流轮岗教师到民族语言授课学校支教方案,明确了支教人员名单、支教学校和学段。呼伦贝尔市建立了“名师工作坊”专家团队,深入学校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的蹲点帮扶培训。阿拉善盟组建了65个帮扶培养岗位研修团队,从教学经验、教研引领、教师交流等方面开展线上线下教研和跟踪式学科团队建设活动。

2月24日,呼伦贝尔市新右旗教育系统公开招聘三科统编教材教师笔试工作展开。(图片由呼伦贝尔市教育局提供)

三科统编教材的师资力量不仅要配足配齐,更要配强。

自治区争取教育部支持,组织陕西师范大学等区外14所师范院校与内蒙古师范大学等6所区内高校,分片包联全区12个盟市,分东、中、西三个片区,对全区现有三科教师分批分类开展全覆盖专项培训。目前,三个片区的第一期培训工作已经完成,第二期培训工作正在全面展开。

从全区近5000名民族语言授课学校的三科教师中,遴选出300名种子教师,开展“示范性种子教师”培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和教学指导作用,全面提升民族语言授课学校教学水平。培训为期2年,目前已完成第一期培训,第二期培训也已开始。

对新招录的298名三科“特岗教师”进行为期3个月的岗前培训,这些“特岗教师”在春季开学前将全部到位。同时,建立三科教师业务培训考核制度,不断强化教师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施教能力和水平。

“通过一系列不间断、多层次的培训学习,我学到了如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提高阅读能力等方法。”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蒙古族学校一年级语文教师陈塔娜说:“培训带给我沉甸甸的收获,让我的日常教学更加自信。”

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三科教师寒假培训。(图片由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提供)

据了解,目前,自治区已下达2021年第一批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国家统编教材师资队伍建设资金2421万元,同时下达2021年自治区民族教育专项资金5700万元,用于支持开展民族语言授课中小学三科教师培训、教学资源建设、教研及课题攻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培训等各项工作。

2月19日,《全区高等学校挂点帮扶民族语言授课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工作方案》印发,方案明确,由区内25所开设师范类专业的高校师生组建支教团,通过课堂教学、课后辅导、教师培训、课题攻关等方式,挂点帮扶民族语言授课中小学校、幼儿园。此外,自2月21日开始,自治区教育厅6个包联组已全部深入各盟市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全面指导推行使用三科统编教材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工作。

教研教辅助力学段衔接紧跟

如何让已经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的民族语言授课学校的学生学业跟得上、课程衔接好,是自治区各级教研部门一段时间以来的工作重点。

建立三级教研指导机制,研究制定小升初、初升高教学衔接指导方案。自治区教研室与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合作编写幼小衔接普通话会话手册,民族语言授课学校2—8年级《语文读本》、古诗词读本,统编《语文》小学1—6年级12册生字词蒙汉对译读本。

各级教研部门指导各地中小学主动与民族语言授课中小学开展教研结对活动,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和教研员深入课堂听评课、备课辅导,帮助教师答疑解难。

开展同步课程资源建设,组织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制作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国家统编教材同步课程资源,现已全部完成录制,教师、学生可随时使用资源。

各盟市教研室结合本地实际,开发了不同年级段急需的地方性辅助教学工具。呼和浩特市教研室组织上百名骨干教师编写了《古诗文学习读本》《小学生课外语文阅读手册》,努力补齐小学阶段的知识短板;通辽市和乌兰察布市教研室组织教师和教研员制定小初衔接补学补差指导建议和分年级教学指导建议,帮助老师把握教材,高质量授课;赤峰市教研室编制了小学阶段知识衔接阅读选文目录,精准指导各地做好衔接;兴安盟教研室启动编制三科教材分年级段教学基本要求。

自治区教育厅成立了教材保障领导小组,制定周密保障措施,强化与相关部门协调,切实保障全区民族语言授课学校三科统编教材和教学辅助材料春季开学顺利到位。

由乌兰察布市教研室编写的系列补充读本已于开学前发放到师生手中(图片由乌兰察布市教育局提供)

思想统一到位、师资保障到位、教研教辅到位,推行使用三科统编教材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工作,正在内蒙古各地有条不紊开展中。

今年1月初,教育部组织专家深入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正镶白旗开展国家三科统编教材使用工作回访。回访期间,专家组召开三科教师座谈会、相关学校学生和家长座谈会,走访学生家庭,发放调查问卷,进课堂听课,并对教师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现场测试。专家组认为,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统编《语文》教材教学效果明显改善,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师生和家长对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各项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通过国家统编教材的推行使用,我们要培养植根草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合格人才。”乌兰浩特市蒙古族小学校长包永梅说。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蒙古族小学一年级学生琦根的妈妈对孩子的学习充满信心:“她在识字、交流、见识等方面都有很大提升,相信今后会学得更好。”

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学校初一(3)班学生王美丽也已经爱上了语文课。她说:“统编教材的内容很丰富,老师讲得很精彩,现在语文课已经是全班同学最喜欢的课了!”